12月初,雙方家長第一次見面吃飯,吃得算頗愉快,
快結束時,終於提起了此次見面的的目的。

其實,就是想詢問雙方對於婚禮的意見等。
兩方都客氣的說:『嗯!簡單就好,公證也可以,主要看另一方想要怎麼樣。』

乍聽之下,讓怕麻煩的我感覺很開心,
原來雙方都有共識了,正好是符合我想要的簡單,
之後,應該都會很好談了吧!

過幾天,男方轉述意見:
男方媽媽介意明年是孤鸞年一事,
所以希望在農曆年前結婚,
可以先用登記的方式,
其他等明年後再來慢慢籌備沒關係。

我: 『蝦米!這也太趕了吧!剩一個多月而已耶!』

男方: 『只是先登記而已,就先配合我媽媽的意思,讓她覺得心安!』

我: 『問題是一登記就算是正式夫妻了啊!
        感覺就是不一樣,有必要那麼趕嗎?
        我要先問看看我家這邊的意見喔!』


結果,女方這邊:

女方爸媽: 『蝦米!登記完就沒了嗎?怎麼可以那麼簡單?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『至少要有個訂婚,請親戚來吃個飯,還要交換戒指啊! 』

我: 『那結婚可以只登記嗎?還是覺得要有個公證儀式?』

女方媽媽: 『要有個公證儀式吧!沒有儀式不是很奇怪?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『而且不是要.....等。』


兩方討論中...

我: 『我爸媽覺得要有個訂婚的簡單儀式,
        不能只登記就把女兒嫁掉了,
        那還要趕在農曆年前嗎?』

男方: 『以後家長一定會愈加愈多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因為東問一下,西問一下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就會開始覺得為什麼別人有,我們都沒有?』


結論:

1. 真的會被孤鸞年氣死,信者就是會信!
2. 什麼簡單,到後來一點兒都不簡單了,
    只能說:大家對於『簡單』的定義差異真是大啊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hmyinapr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